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为进一步研究真实火灾工况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的抗火性能,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单层单跨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平面框架经历火灾全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合理选取热工参数,进行了组合框架在ISO-834标准升降温曲线下的热传分析,研究了组合框架钢管混凝土柱与组合梁截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在热传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取材料本构模型、单元类型、边界条件以及网格划分等,对经历常温加载、升温、降温以及火灾后的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平面框架的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由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受火过程中的吸热与约束作用使组合框架在受火后仍具有较高承栽力。该方法可进一步完善钢管混凝土结构抗火分析理论,也可供实际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2.
叶丹      周建庭    王领    张瑞杰    徐略勤    金双双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108-116
本文对某特大跨上承式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建立“V”型河谷场地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结合时空解耦的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研究“V”型河谷场地效应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并考虑地震入射角、行波速度及地震动峰值等因素对场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高且坡度均匀的地形使地震波在反射过程中能量增大,海拔较低且坡度下陡上缓的地形使地震波在反射过程中能量减少,“V”型河谷场地效应使大部分钢管混凝土拱圈截面内力测量值放大作用明显;“V”型河谷场地地形效应与地震波的入射角、行波速度及加速度峰值等因素均有关联,且CFST拱肋面外受弯抗震性能受行波速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设计中应注意场地地形效应及行波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结合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实际工程,对巨型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的新型混合结构体系进行了比例为1:50的微粒混凝土模型振动台试验及4根钢管混凝土柱"X"形相贯节点试验,探讨了体外预应力的施加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可保持弹性,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后稍有损伤;交角对节点最终破坏形成区域及承载力影响较大,各节点的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体外预应力的施加能有效地抵抗节点层平面内向外的推力,充分利用构件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94.
现浇混凝土筒桩简介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浇薄壁筒桩技术,并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单桩及复合地基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表明:沉管灌注筒桩竖向承载性能突出;同时,(由于大直径所产生的薄壳效应)能够提供较大横向抗力。筒桩复合地基在沉降和承载方面均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需要,更具有质量可靠,造价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5.
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新型钢管混凝土柱框架节 低以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讨论了日本第一座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230m的新西海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用纤维单元法考虑钢管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用P-δ效应考虑几何非线性,讨论了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横桥向地震作用以及纵、横桥两方向同时作用情况下该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计算表明,在纵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的作用显著,拱脚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而横桥向地震作用时轴力和面外弯矩作用显著,拱脚以及拱肋与桥面连接附近产生的内力较大;横向地震响应远大于纵向地震响应;应考虑纵、横桥向地震力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不同盐度下蓝非鲫鳃泌氯细胞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生活于不同水环境中蓝非鲫[Oreochromisaureus(Steindachner)]鳃泌氯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泌氯细胞分布于鳃小叶基部,淡水环境中,泌氯细胞胞体较小,无分泌腔,核大,中位;海水环境中,泌氯细胞体积增大,有明显分泌腔,核小,基位;淡水过渡到海水的过程中,粗面内质网减少,核缩小,核内染色质凝聚程度增加;胞质中形成发达的微细小管系统;线粒体大量增多,以分泌腔为中心放射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微细小管系统由多分支膜质小管组成,是Na+、K+、Cl-等离子代谢吸收和运输的主要细胞器;微细小管系统的增多与粗面内质网的减少是同步发生的,膜质小管可能源于内质网,随渗透压改变,二者相互转化;线粒体在渗透压变化过程中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98.
提出一种随机分布点蚀损伤的模拟方法,模拟点蚀在构件表面的随机生长过程,并建立了随机态点蚀损伤圆管截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设计了三个受不同腐蚀深度点蚀损伤的圆管构件,并开展轴压试验,利用试验结果校验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精度;在多种腐蚀情形下(点蚀强度和腐蚀深度变化),研究点蚀分布模式变化引起的极限强度退化及其变异性;比较随机分布点蚀模型与传统腐蚀模型(规则分布点蚀和均匀腐蚀)在计算强度和结构失效行为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点蚀的随机分布模式会引起显著的极限强度变异,且蚀坑深度越大,强度变异越大,蚀坑分布造成的强度极差与强度均值相比达到5%;随机分布点蚀相比于传统腐蚀模型,除了引起更为严重的强度削减,还会改变结构的破坏模式。提出的随机点蚀损伤的模拟方法,可替代昂贵的构件试验,应用于评估点蚀损伤圆管截面的极限强度,增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SPSW)核心筒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破坏概率,使用拉杆模型作为钢板剪力墙等效模型,与已有试验对比验证各参数有效性。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按照场地条件等要求选择11条地震动记录。以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作为损伤指标,对一典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剪力墙核心筒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DA),得到IDA曲线簇。基于增量动力分析进行易损性分析,得到易损性曲线,并计算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结果表明: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此结构处于正常使用状态。8度设防地震作用下,处于修复后可使用状态。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处于生命安全状态。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中“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该结构抗倒塌储备系数大于规范建议值,具有较好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T型圆钢管节点热传导分析模型,通过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提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主管轴力作用下的T型圆钢管节点在火灾环境中的失效过程,研究了主管轴力对T型圆钢管节点临界温度的影响规律。分别讨论了采用屈服强度折减和弹性模量折减的方法预测T型圆钢管节点在高温下的极限承载力,并将预测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这两种方法用于工程设计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